步步|时空缝隙

文、图|马停蹄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每年都会问我们 “ 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然后大家一个一个站起来把三个志愿喊出,让老师记录下来。对于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我,只能从电视上收获原生家庭以外的认知,以《 创世纪 》、《 妙手仁心 》、《 陀枪师姐 》、《 律政新人王 》、《 冲上云霄 》去开始了解一个行业,从而导致我对 “ 工作 ” 有着非常片面的概念,以为工作就是一套制服和一个语系。

“ 我的志愿 ” 这个每年回答一次的问题,让我在那 6 年里有了 “ 医生、老师、建筑师、画家 ” 这样的想象,憧憬着我长大的那一天,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衣服到什么地方去上班。

然而,这个想法却在我大学时经历了早上 8 点的课和几个学期的通宵达旦后,开始有了变化。那几年里,我感受到了 “ 我的志愿 ” 如何慢慢变成 “ 我理想的生活方式 ”,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期盼。

后来的后来,我立志到市中心去上班,感觉能够以移动的方式找到理想的生活模式,想象自己天天乘搭公交,走在高楼耸立的大街上,踩着高跟鞋捧着咖啡杯走向一座玻璃大楼前,用门禁卡通过一扇又一扇大门,走到一个看得见城市轮廓的窗前坐下,一手握着电话,一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

自从布城线捷运开启,我的小小愿望实现了。搭公交到市中心去上班使得我在住所和工作地点之间多了很多第三空间,从与无数个和我一样努力的陌生人的连接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让我感觉自己天天通往城市的心脏。



什么是 “ 第三空间 ” 呢?

“ 第三空间 ” 是 1989 年社会学家 Ray Oldenburg 提出一种用来理解地方的概念,意即把长时间逗留的第一空间( 住所 )和第二空间( 工作地点 )划分开来,延伸出一种非正式的自由社交空间。除了因为当时流行,或许也因为反差最大,学者最常用的例子便是咖啡馆。在不讲求效率和功绩的前提下,咖啡馆滋养出了一代改变世界的政治家、哲学家、作家、科学家、棋手 …… 成为了一波又一波不同领域的革命温床。

“ 第三空间 ” 当然不局限于咖啡馆。在这多面向的摩登城市生活里,除了满足培养人际关系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第三空间提供了临时办公地点的方便和让人喘气的角落。

记得一次外出办事,回程比预先到达公司的时间短了一些,于是决定拐个弯到夹在游客区巷子里的咖啡摊前坐坐。我在路边看着鱼贯而行的上班族和游客,感受到了一种大城市独有的自由。那一刻,除了方圆五百米里都没有认识我的人,认识我的人不会知道我就在那里,而不认识我的人更不会知道我根本不该出现在那里。

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圈里,步行的机会大大提高,使得上班像旅行,每一天都可选择不一样的路线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 晨曦里卖早餐的档口、烈日下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入夜后十字路口的街头表演 …… 身在其中,感觉自己也变成了游客,即便匆匆,却是自己的主人,可暂时卸下所有身份,不需与人共享,不做任何交换。

一个设备齐全的城市犹如一具发育健全的躯体,而第三空间所带来的则是推动躯体的脉搏。这个时间和空间的隙缝可以什么都不是,亦可以什么都是,让我们在一个实体空间里成为自己,也暂时离开自己。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