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屋托邦:文本风景】香港庙街23号的缩影

Utopia4-01
随着时代的推移,城市地景变幻万千,一栋又一栋的新建筑拔地而起。然而,那些曾经历经风华、璀璨一时的老旧建筑物,却抵不过时代的变迁,逐渐被遗忘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
虽然老屋建筑会因过于陈旧或年久失修等问题,存在着危楼的隐忧,而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不过,无可否认老屋建筑往往是最能反映出当地文化历史的缩影。
为了要在老建筑被拆除前,将城市中被忽视的旧物、旧景捕捉下来,来自澳洲的艺术家Joshua Smith,选择透过模型的诠释,创造出以城市旧景为题的微型城市。
原是模板涂鸦艺术家的Joshua,近两年开始制作缩景模型,专注发掘不同地方富有特色的城市面貌,希望透过作品将饶富韵味的老建筑及旧区景致,如实记录于人前。他曾模拟出悉尼、洛杉矶等大城市的老区风貌,也曾以大型垃圾桶、货柜等为创作题材。
巨细靡遗呈现所有细节
近来,他以坐落在香港九龙区油麻地庙街23号的一栋唐楼为蓝本,创造出一件令人惊叹的建筑模型作品。
Joshua耗时3个月、平均每日工作8至16小时,完成了这栋1:20比例的4层楼老建筑模型。这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大的模型成品。这栋建筑模型主要以中密度纤维板、硬卡线、瓦通纸、胶板等物料制作,并以喷漆、塑胶彩、粉笔等颜料为建筑物上色,模拟出现实中斑驳黯淡的旧楼装潢。
为了让建筑模型更具真实性,Joshua依据庙街实景,巨细靡遗地把建筑物里外及周围街道的每个小细节一一呈现。
单位里的小家具、桌子上的报纸、窗外晾晒的衣服、冷气机架;楼下店铺的铁卷门、“土地公”、檐篷、墙上的海报,还有街道上的交通标志及路牌等,大至外观街景小至内部摆设,都被Joshua刻画得惟妙惟肖,让整栋建筑充满了人气。
揭开生活真实面
与其他艺术家创建的微型建筑不同,Joshua擅长于展现被忽略的城市环境,特别是带有灰暗气息的元素,揭开人们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例如腐烂的垃圾、丢弃在地上的烟蒂、阴暗处的污垢等,都可从他过往的作品中发现。
此次的庙街旧楼作品也不例外,可以看见铁闸门上的涂鸦、随意乱贴的广告纸、贴满泛黄旧报纸的破旧窗户、散落在街上的报纸,水泥墙上的污垢等等,Joshua对每一处细节的精细雕琢,无不让人对他的观察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Joshua还为完成后的建筑模型,安装照明灯。在照明灯的照射下,建筑里外的所有装饰一览无遗,更显栩栩如生,甚至给人一种真有人居住于此的错觉。若单从照片来看,会让人误以为这就是庙街23号的实景写照。
对于选择香港旧区作为创作蓝本的原因,Joshua表示主要是受香港电影启发。他说,虽然自己从未踏足过香港,但因自幼已喜爱观看香港电影,如吴宇森、成龙、杜琪峰的作品,还有《古惑仔》系列电影,让他对香港文化有初步了解,喜欢上并着迷于香港的旧区,认为香港是文化、商业汇集的地方,形成有趣及有活力的空间。
借助谷歌地图街景功能
由于不曾到访香港,Joshua主要是透过谷歌地图街景功能(Google Street),把香港的每个角落都记录下来。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谷歌街景中“走遍”九龙以寻找视觉上有趣的建筑物,从而相中了庙街23号。其独特的老旧街景,包括街头寺庙、檐篷、旧铁闸和唐楼的支撑结构,是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加上Joshua的香港朋友或网友协助拍摄参考照,让他可以把街景中的一事一物重塑成模型。而没有在谷歌街景中出现的部分细节,例如唐楼单位内的装饰、墙上的李小龙海报,Joshua则参考相片、书籍和电影来补充。
至于在模型中出现的每一个中文字,不谙中文的Joshua并没因此而含糊混过。
他特别请中国友人协助翻译和核对,确保文字100%准确,就连天台上的报纸中文字标题亦隐约可见,展现出他追求细节完美的一面。
Joshua努力创作出一个与现实相比拟的缩景世界,让观看者陷入他所创作的微型城市内,仿佛就能想象到曾经在这栋建筑物里发生过的种种事迹。
同时,Joshua也希望借着旧建筑的模型作品,引起大众关注老建筑被毁坏、被忽视的现实,并突出老建筑的美丽之处,让人们留意这凋落的美丽。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