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桌面,一种常态|中华华小:在偏远之地孕育新生代


文|Skye Wong
摄|You Xiang


“ 一座很大很漂亮的森林 ”,是大家对雪州乌鲁冷岳县( Hulu Langat )的第一印象,这座森林是双溪钟卡生态公园( Taman Rimba Eko Sungai Chongkak ),也是乌冷县的地标景点之一。

乌鲁冷岳在开埠初期被称为 “ 呀吃 ”,是指雪兰莪州南端的县属 —— 乌鲁冷岳,马来文意指冷岳河( Sungai Langat )的上游。

呀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市镇,开埠远在 20 世纪。从蕉赖 9 英里沿着冷岳路途径呀吃 14 哩,便能抵达 18 哩。这里有一所屹立超过半世纪的小学 —— 中华华文小学( SJK(C) Choon Hwa ),距离那座漂亮的森林,仅 5 公里之遥。




中华小学是一所微型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班。现任校长黄鸣凤每天放学后,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工作。她于 2023 年 3 月被委任成为该校校长。尽管校务繁重,黄校长还是积极带领师生,争取学术上的进步。

“ 中华小学很小,小到全校只有 59 名学生,而且都不是华裔子弟。” 黄校长翻阅着旧报章,读到一则关于该校因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的新闻,她说,“ 中华是微型学校,之前福隆港华小只剩下一名学生,校方都坚持办校,直到学生毕业后迁校。中华多年来也面临学生短缺的问题。庆幸的是,新校舍终于能在 2024 年中旬建竣,迁校在望。”



中华小学因学生来源逐年减少,在多方经过数十年努力下,教育部已答应将学校迁至同是乌鲁冷岳县的安邦。现任董事长张耀汉为迁校事宜,奔走了将近 20 年,他忆述,“ 中华小学建于 1948 年前,由两所小型学校合并而成一所,并在现址一直上课至今。”

在上世纪 70、80 年代,为了鼓励当地原住民上学,中华小学董事部准备了书包和课本,甚至出动车子到家门前载送,都无法 ‘ 打动 ’ 原住民学生。张耀汉说:“ 他们缺乏上学的观念,每天一睡醒就往森林跑去,不会想到学校上课。”

中华小学在 60 年代至 70 年代期间,学生人数增至 200 余人,可说是该校的全盛时期,但从 90 年代初开始,当地许多华裔往外移,孩子也在城市学校就读,形成学生来源逐渐减少的状况。

黄校长补充道:“ 学生人数下降不仅仅发生在微型学校,我上一所任教的蕉赖九支华小,从学生人数最多的 2000 余人,到近年的 1000 余人,这个现象说明人口不断下降,加上还有国际学校、华德福、慈济等等,华小不再是家长唯一的选择。”

为了不让学校面临关闭的命运,张耀汉不惜为迁校而四处奔走,多年来与教育部的沟通与交涉,申请建校拨款,经过大约 20 年的努力,终于如愿。

他说:“ 这些年来,校方一直努力配合市议会要求,更遵从指示修改图测,进行交通评估等等,学校由当地华裔先贤创立,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就算只有一个学生,我们有责任将学校保留下来。”

为了让学校能经营下去,许多老师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学习,为学校贡献人数。“ 因此,我们非常欢迎马来学生、印度学生和原住民入学,撑起学生人数。”

目前,现有的学生都居住在呀吃 18 哩,迁校在即,学生能自行选择到新校舍,或转学至毗邻的呀吃 14 哩华小。黄校长说,“ 一旦迁校,我担心现有的学生因为交通问题而拒绝跟随,但我们一定会鼓励学生转学到 14 哩华小,继续学华语。”



放学铃声响起,黄鸣凤校长穿过长廊,径自走进了办公室。学生回家的时间,是她安静工作的时间。她从蕉赖九支华小调任到中华华小,从大型学校换到小型学校,工作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要花更多时间在提升学生的华文基础上。

她说,“ 中华小学没有华裔子弟,他们在学前并没有学过华语,没有任何基础,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穿插使用国语和华语,尽力让学生听懂教师在说什么。”

友族对学华语抱着能学则学的态度,黄校长的另一个忧虑,是如何让学生坚持学华语。“ 学华语没有速成法,需要老师不断教导和示范,尽管进展很慢,但至少看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

作为一校之长,黄校长深知每个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她争取在短短的 6 年小学生涯里,让学生在学术方面有所收获。

黄校长说,“ 学校的设备相对简陋,这里没有贩卖部和食堂,一年水灾被大雨冲掉了,学生学了数学却没有用钱的机会,所以我计划在儿童节、教师教等等庆典上办义卖,让学生进行简单买卖。课本以外的实践对学生也很重要。”



通过黄校长的争取,如今每个年级都有基本的教学配备,如电脑和投影器。她开设了线上共享平台,让家长随时上网查看孩子的学习进展。“ 我让学生轮流主持 TVPSS,参与制作内容和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线上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适当接触互联网,学生能知天下事,开阔眼界。”

呀吃民风淳朴,放学后等父母接送的间隙里,学生在校园内肆意奔跑,面对校长和陌生人却显得恭恭敬敬。一声招呼,换来腼腆、无邪的微笑,再回以一句字正腔圆的 “ 你好 ”。

一天进步一点点,是全体教师乃至黄校长的愿望。学习没有捷径,而是校长带领教师,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我看见学生能写完整的句子,开口说华语,心里很是欣慰。”

在微小愿望背后,是全体教职员不计劳苦在支持和推动着,而中华小学这片文化土壤,将延续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在不同地方传承下去。


YT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