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解决 可负担房屋问题


大马仍欠缺40%可负担房屋,成为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
国际房地产顾问公司莱坊(Knight Frank)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吉隆坡的地价上涨,为亚洲第3快。与此同时,由台湾长富地产及全球房地产(Global Property Guide)所进行的统计调查也发现,去年吉隆坡的房地产价格涨幅,居亚洲之冠。
这些调查报告在在反映出,近5年来皆呈双位数成长的马来西亚房价,尤其是巴生河流域及首都吉隆坡,已逐渐迈入高房价时代。
虽说吉隆坡的房价,在东盟以至整个亚洲仍算是“价廉物美”,但对于国人来说,“房价与收入比”(Ratio of house price to income)似乎难以平衡,尤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纷纷抱怨收入追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和房价涨幅,可负担房屋问题,已成为国内政治与经济发展 的一大隐忧。
房价与收入比 不成正比
所谓“房价与收入比”,是指某个地方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的比例。根据国际惯例,房价与收入比应该在3至6倍之间为合理价格。
也就是说,国际上公认的丶居民可负担的“合理住房价格”,应该是相当于每户家庭3至6年的平均收入。若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则不应该高于30%至35%。
大马产业服务与估价局(JPPH)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政府祭出连串打房措施,但大马2013年第三季度的全国房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10.1%。其中,吉隆坡房价涨幅达14.4%,平均每间房价为62万零758令吉,其次是41万3187令吉的沙巴,第三则是40万5826令吉的雪兰 莪。
大马的中等收入陷阱
问题是,国民收入并没有“水涨船高”的迹象。反之,由于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距不断扩大,大马被全球公认为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国家之一。
因此,即使大马2012年的人均收入达3万令吉,但由于财富分配不均,仍有近半数人在高生活成本的压力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边缘。根据大马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的大马有多达80%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低于6954令吉。
若以住房消费占家庭收入30%及目前的6.6%贷款基本利率来计算,这组人群只可以负担价格低于30万令吉的房屋,与现实中各大城市的平均房价仍有一段差距。
然而,在2012年推出的房屋发展计划中,只有31.7%的售价低于25万令吉。随着建筑成本翻倍涨价以及消费税即将开征,未来房价更是涨声不断。
当然,若要根据全国人均收入来推算大马人可负担房屋的价格,绝对是以偏概全的,因为各州或各地的人均收入和房价均不同。例如,我们不能将首都吉隆坡与芙蓉的“房价与收入比”划上等号。
(文章未完,全文请阅第26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