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封面故事:预算案综述】从3层面切入 解决市场供需失衡问题

自2014年开始,我国房市便逐步走向低迷,如今市场主要面对了房产滞销、年轻人拥屋能力不足及贷款困难等挑战。

尽管在10月11日公布的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并未提出足以振奋房地产业界人士的奖掖措施,同时也没有针对房产盈利税(RPGT)做出人们期望中的回应,仅是将房产盈利税的结算基准年从2000年1月1日改为2013年1月1日,但政府依然针对上述市场面对3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减缓眼下房市所面对的供需失衡问题。

切入点:
降低外国人置产门槛 调节房产滞销库存

毫无疑问,房产滞销是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明显可见我国政府针对克服房产滞销的努力仍在持续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措施便是把外国人在城市地区的置产门槛,从原本的100万令吉下降至60万令吉,希望吸引更多潜在的海外买家前来大马置业。

这项于明年1月起实施,并为期1年。新措施只限于公寓等滞销分层地契房产,有地住宅则不包括在内。

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国内高楼住宅的滞销总值已达到83亿令吉。根据国家产业资料中心(NAPIC)数据,今年首6个月,价格超过60万令吉的房地产滞销量达到30.2%,而价格超过100万令吉的房产在最高滞销房型比率中排名第3位。

所谓的滞销房产,是指已获得完工证(CCC),但推售市场9个月后仍未找到买家的房产。地理位置、价格、住宅格局与品质不理想,均被视为是导致房产滞销的主要因素。

政府希望这项新政策能够减缓城市地区高楼住宅供应过剩的问题,并且提振国内的经济。此外,国内不少发展商都因这些滞销单位而被套牢了资金。

这项应对措施普遍受到市场的积极看待,因为吸引外国人前来投资具有乘数效应。不过,由于房产属于州属管辖,因此业界人士呼吁各州政府应与联邦政府采取一致的相应步伐,以免不同的政策让外国人感到混淆,导致反效果。

目前,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已计划与各州政府探讨降低各州的外国人买房门槛,以迎合这项政策。

不过,包括来自全国购房者协会在内的部分舆论则认为,这项措施更多是协助发展商销售房产,只是让发展商获益,日后会兴建更多60万令吉以上的房产,并推高房价,让本地人更加无法负担。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92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