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封面故事:现象篇】免税蜜月期买气升温 带动商用房产交易

马来西亚房市自2013年开始便逐渐步入静淡期,除了是受政府越来越严格的打房、打债措施的影响之外,2015年4月1日开跑的消费税,也被视为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在消费税制度下,住宅房产属于免税供应品(Exempt supplies),买家不需要被征收消费税,但商用房产则属于标准税率供应品(Standard-rated supplies),无论是个人或公司,只要卖家在售出价格超过50万令吉的商用房产时,都必须向买家收取消费税。

尽管注册为消费税商家的人士可以取回进项税,但也鉴于消费税属于一种由上至下多层次的课税方式,涉及供应链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与消费者等,使得消费税征税覆盖范围,比原有的销售及服务税来得更全面、更广泛。

这意味着,过去一些没有被征收销售及服务税的部分商品和服务,都被覆盖在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内,进而连带影响许多商品在消费税落实后,吹起涨价风,导致民众怨声载道。

消费税落实后雪上加霜
可别小看这6%的消费税,尤其在商用房地产领域中,由于这6%消费税是不能纳入房产贷款里,因此买家必须在房产价格之外,另外准备相等于房价6%的现金。

举例而言,如果投资者看中的是一间价格100万令吉的商用房产,那么就要额外准备6万令吉的现金,以缴付消费税。

不但如此,投资者还需要针对贷款合约及买卖合约律师费、估价费等相关服务费,缴付6%的消费税。如此一来,买家所需额外拿出的现金将远远不止6万令吉。

这也是为何,许多房地产业者都不约而同地坦承,消费税的推行不但降低了买家的购买欲,更是一块阻碍商用房产交易的绊脚石。

消费税实施后,加上打房政策和供过于求的冲击,让原本就走下坡的房市雪上加霜。对于价格相对高昂的商用房产,更是能明显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根据全国房地产资讯中心(NAPIC)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商用房产在过去10年的成交量及交易额,在2013年之前呈现量价齐升的上升趋势。

2014年,商用房产的交易量保持增长趋势,但交易额则开始下滑,当时许多投资者皆赶在消费税实行前进场。到了2015年,也就是消费税推行的第一年,商用房产市场开始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而2017年更惨跌至仅有2万2162单交易,成为近10年来成交量最低的一年。

消费者情绪由悲转喜
尽管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消费税并不是造成商用房产成交量下滑的罪魁祸首,但消费税调整为0%后,却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消费情绪,不少消费者皆赶在我国有史以来的“免税蜜月期”,购买单价较高的大宗商品。

实际上,自从消费税从6%调降为0%后,确实刺激了整体市场的买气,特别是零售市场和汽车销售市场,更是门庭若市。

这股买气或多或少延续到房地产市场。据了解,在刚过去1个月的免税蜜月期里,就有不少房产中介和受委律师,已协助客户促成了多笔转售商用房产的交易。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76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