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房产全视界】 零售商进军亚太区求稳 资源集中重质不重量

International Scene1-01
受宏观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今年亚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势以“稳”字当头,整体表现平稳审慎。
此外,商业与零售房产也受到冲击。由于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零售成本持续上升、竞争激烈、谨慎的消费支出等压力,全球零售业的冰河时期仍在继续,店铺倒闭与裁员的情况不断。
聚焦亚太地区的实体零售商,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以致零售房产市场新增供应成了最大的挑战,而空置率上升的同时,租金增长的节奏却减慢。总体来说,2017年对零售商或业主都是相对颠簸的一年。
零售业吹淡风掀关店潮
数据显示,2017年亚太地区零售房产市场的新增供应约400万平方米,与2016年峰值相比有所下降,预租情况也不容乐观,具体反映了本区域零售业持续吹淡风,以及零售店面需求下跌的情况。
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7亚太区市场零售商活跃度调查》数据显示,去年亚太地区新的零售商总数,出现了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现象,反映出亚太地区的零售业开始走下坡,零售房产前景艰巨。
就亚太地区城市对新品牌的吸引力而言,香港、新加坡、东京向来是全球零售商在扩张亚太地区市场时,前3名最具吸引力的首选城市。2016年,共有429个零售品牌首次跨境进入亚太区各国,其中60%为欧美品牌,40%为亚太本土品牌。
不过,基于最近几年大环境发生变化,包括经济增长乏力、外来游客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等,香港、新加坡、台北等的零售市场表现疲弱,零售商扩张步伐放缓。
去年,这些著名的亚太地区购物城市,甚至出现“关店潮”,一些著名的国际品牌眼见销售增长乏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也选择从香港与新加坡等核心地段撤离。譬如意大利奢侈品牌 Prada 去年 12月 31日租约到期后,关闭其位于香港尖沙咀半岛酒店的门店。
新加坡零售业受冲击
本区域另外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也因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加上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缩减、网上购物造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运成本高昂、劳工市场紧缩、就业不足、游客消费减少、一些国际品牌转战附近成本相对较低的市场等不利因素,导致该国零售业也受到冲击,零售房产的空置率也随之增加。
由于中国境内新建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商场,热门旅游景点也纷纷设立免税店,加上邻近的东南亚国家纷纷崛起,皆成了分流新加坡游客与购物者的主要原因。
由于海外游客消费减少,加上愈来愈多新加坡人选择出国购物,媲美香港尖沙咀的乌节路,今年2月与3月的服饰与鞋类销售,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14.6%与3.5% 。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发布的数据指出,去年全岛的零售店面积增加8.9%,达到6450万平方呎。其中,最繁华的旅游购物街乌节路的商铺,空置率更达到8.8%。去年第一季,乌节路零售店的使用率为91.2%,与5年前相比下跌了3%。
尽管商铺的空置率居高不下,但新加坡的商铺供应却在增加中。一旦新的商场如OUE Downtown、滨海盛景(Marina One)、新加坡邮政中心(Singapore Post Centre)、万乐坊(Hillion Mall)悉数落成启用,新加坡整体零售空间楼面的面积将增加。
根据高纬房产(Cushman & Wakefield)数据显示,新加坡未来3年内或将增加将近400万平方呎的零售空间。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66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