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封面故事:房市情况(住宅篇)】发展商改变市场策略 逐步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cover3-01
在2006年至2015年间的过去10年,我国发展商建竣的住宅房产计有109万2044个单位,而在2011年至2015年的过去5年,则完成40万9890个单位房产的建设。
若以2006年至2015年完成的住宅房产数据为参考,我国平均每一年可迎来约10万9204个新单位。然而,发展商每年建造的近11万个新住宅单位,实际上并不能应付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速。
这也是为何即使在面对目前销售表现走软时,仍有大部份发展商始终对住宅市场保持正面且乐观的展望,并通过调整策略,如创意行销、检视定价策略、推出简易融资方案与积极参与展销会,来刺激销量增长。
住宅单位供不应求
根据政府先前的研究,大吉隆坡地区2020年的人口将从目前的700万人,增至1000万人。然而,按照目前的住宅房产供应走势来看,想要满足千万人口的住宅需求,似乎还是天方夜谭。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主席拿督斯里法迪依斯干达指出,若要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4年时间里,建造足够300万人居住的房产,估计每年需建设近20万个新住宅房产单位。以过去10年平均每年近11万个住宅单位的供应,明显仍有不足。
“以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来看,平均1个住宅单位可供4个人,而300万的人口平均约需要75万个新住宅单位,意即这4年间每年需建设近20万个住宅单位。”
不过,发展商去年建竣的新屋只有约8万间,比过去10年的新屋平均数还少逾2万个单位。随着整体供需失衡,令市场担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最终将导致房价狂飙。
他补充,若是政府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中,未宣布任何有利房市发展的措施,那么住宅房产供应预料将会继续下滑。
购屋者拒与廉价屋挂钩
根据从西马157个发展商收集而来的报告显示,他们整体的销售表现,从去年下半年的52%,探低至今年上半年的39%,短短半年滑落了13%。追根究底,主要还是市场因信心不足,而引发购兴疲软的“后遗症”所致。
数据显示,发展商今年上半年共推介了7172个单位,但仅售出2829个单位,还不到整体的40%。当中最令人关注的要属廉价屋与组屋的销售表现。在上半年推出的1022个廉价屋与组屋单位,竟交出了“零”销售的差劲表现。
今年推出的廉价屋主要是集中在柔佛的乌鲁地南(Ulu Tiram)和地不老(Tebrau)。法迪依斯干达直言,从销售实绩可以看出,购屋者其实拒绝与“廉价”挂钩。政府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他不否认,发展商过去在供需方面或
出现错配的情况,但在过去一年半,发展商已尽力改善这个问题,包括推出更多的可负担房屋,只不过廉价屋不该再由私人发展商去承担,反而是该由州政府负起主导的责任,而发展商只扮演协助的角色。
“州政府拥有资源和土地,甚至还可与联邦政府协商,透过‘先租后买’方式达至居者有其屋,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州属可负担房屋的定价都不一样,故由州政府主导蔚为上策。”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55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