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屋托邦:建筑屋语】城市怀旧时尚——细腻述说既温暖又饶富兴味的故事

Utopia2-01 (1)
外观残旧破败的店屋,总是乏人问津,但年轻的业主因为向住宅区宁静的氛围,毅然买下这间在新加坡已“买少见少”的老旧店屋。经过建筑师的巧手改造,这间废弃多年的店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时尚咖啡馆、住家与出租单位的特色建筑物!
Q1:请与我们谈谈No. 1 Swan Lake Avenue的设计概念。您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为自己设计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住家?
No. 1 Swan Lake Avenue坐落在奥匹拉园住宅区,该地区是新加坡东部为数不多的有地住宅区,也是低矮建筑,如咖啡馆和商业区的聚集地。No. 1 Swan Lake Avenue是一间位于角头的店屋,虽然有经过部分装修,但已遭前业主废置多年。
现任业主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租金回报,有意将一楼分割成数个居住单位;底楼则租给餐饮业者。这间店屋并非保存店屋,因此拆了重建成一座新的建筑物,其实是被允许的,但碍于预算有限而作罢。
我们最终决定将底楼打造成社交空间,二楼则是拥有足够隐私的居住单位。我们保留店屋原有的结构,同时显露和增添一些建筑元素,加强这间角头单位的“店屋模式”。我们希望为这间店屋塑造出独特的个性,也希望它能吸引路人的注意。
店屋格局一览:
一楼出租给一家面包店和比萨店,总面积达148平方米(约1593平方呎)。
二楼分割成3个居住单位,即两间出租房,分别是37.5平方米(约404平方呎)与48.9平方米(约526平方呎)。
业主的阁楼式单位,分别是楼下93.3平方米(约1004平方呎)+ 楼上24.6平方米(约265平方呎),总面积达117.9平方米(约1269平方呎)。
Q2:这项作品最常用或最特别的建材有哪些?请与我们谈谈这项作品的设计语汇,这些设计特点是否具有特殊含义或功能?
我们把从甘榜(Kampung)回收得来的木门窗,用作店屋的扩建部分。这些木门窗是这项作品的建材特点,也是我们向这间店屋的致敬之作。新加坡的店屋数量极为有限,即便能够居住,也只是保留给少数特权阶层。
木窗是我们在槟城向回收拆迁建筑物建材的Mr.Gooi购得,整个新扩建的部分都是用这些回收的木窗“包裹”着。这些木窗不只是起到遮阳的作用,也能成为让人愉快的街角标志。我们保留了木窗原有的漆面,而柔和的色彩组合赋予该建筑有一个令人感到喜悦的外观。
我们加强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以便能够支撑扩建的部分及阁楼。阁楼是由金属柱、横梁和木地板构成。我们尽可能保留现有建材设备如屋顶瓦片、裸露的砖墙及木材屋架,好让室内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实体感觉和诚实美感的空间。
我们也增设了一个通往屋顶花园的金属制旋转楼梯,并将它漆成犹如消防车的鲜艳红色。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53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0
    0
    Your Cart
    Your cart is emptyReturn to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