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财富管理(UBS)发布了《2023年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报告,在全球通膨和利率飙升的背景下,全球房市的失衡程度正急剧下降,今年只有苏黎世和东京面临房市泡沫风险。
瑞银对全球25个主要城市的住宅价格进行了分析。随着各国央行通过上调利率对抗通膨,大多数市场的平均房贷利率自2021年起增加近两倍,进而推动融资成本上升,削弱市场需求,房价增长也因此受到影响陷入停滞。
经通膨调整后,25个城市的实际房价从2022年中至2023年中平均下滑5%,若房贷利率维持在现有的较高水平,房价料将继续下跌。
不过,一些市场的房价却出现增长苗头,尤其是欧洲市中心,房价因住房供应短缺而走高。报告称,房屋需求持续积累,一旦家庭财务状况改善,房价可能会反弹。
仅2城市列泡沫风险
从25个城市的泡沫指数来看,今年列入泡沫风险区的城市只有苏黎世和东京,相较于去年的9个城市大幅减少。
去年同属一区的多伦多、法兰克福、慕尼黑、香港、温哥华、阿姆斯特丹和特拉维夫,今年已脱离了泡沫风险,下降到房价高估的水平;迈阿密、日内瓦、洛杉矶、伦敦、斯德哥尔摩、巴黎和悉尼则依然处于估值过高的情况。
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和马德里的房市失衡状况亦有所改善,与米兰、新加坡、迪拜、圣保罗和华沙一起列入估值合理区。
报告指出,苏黎世目前的住房名义价格较10年前上涨了50%。越来越多高收入买家进场以及超低的房贷利率支撑房价上扬,涨势未因贷款成本上升而放缓。
东京房市的失衡现象持续加剧,在过去20年逐渐从估值过低演变成泡沫危机,房价主要受到有利的贷款条件和人口增长所推动,涨幅与日本其他地区脱钩。
值得关注的是,自报告首度发布以来,香港房市一直面对着泡沫化风险,但今年终于解除了危机,列入估值过高范围。当地房价在2022年中至 2023年中下跌了7%,重返2017年的水平。
至于房价涨至亚太第一的新加坡,由于严重的住房供不应求,实际房价已上升了15%,但仍属于公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