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交导向发展被看作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但实际上许多人对于其真正的概念仍是相当模糊。
本地资深城市土地运用及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在受访时就点出,虽然我国已有轻快铁、电动火车和单轨火车等铁轨交通,加上捷运1号线也将开跑,但并非每个站都具备成为公交导向发展的潜能。
他也提醒购屋者,尽管如今有许多发展项目皆以TOD挂帅,但并非靠近站点单独的独栋项目或是综合发展,就能被称为公交导向发展。
“我们必须清楚公交导向发展(TOD)与公交枢纽(Transit Hub)和站点(Station)之间的区别。所谓的公交导向发展是指社区性、综合性与多元化的社区规划及发展,人们的起点(first mile)和终点(last mile)都在同一个地方,即不论工作、生活、休闲、购物都在同一个地方。”
他表示,公交导向发展主要的目的,是让城市土地用途综合发展,像是集住宅、购物中心与办公楼于一体的项目,让所有人流能在不同的时间移动,像是工作、休闲、住家等用途,以便减低通勤成本、提高人流效率,提升经济活动,进而改善城市化进程。
一个良好的公交导向发展不止是强调公交的转接良好,同时还要有规划完善的人行道与脚踏车道,形成良好的社区衔接。这些元素能够有效减低人流距离、减低移动成本及平衡不同目标,像是上下班高峰期、休闲、住宅的活动,达致整体平衡发展。
至于构成公交导向发展的成功元素,包括内部衔接(internal connectivity)、方便性、减少人流移动及舒适度;而在外围的建设,则需靠脚踏车道和有盖的人行走道。
“若是两条公交系统交接,而没有消遣和工作的用途,只能被称为转换站或公交枢纽。一个好的公交枢纽未必有条件成为好的公交导向发展,所以一定要认清站点的用途和目标。”
(文章未完,全文请翻阅第57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问题:“您好,我有个朋友是活跃的房产投资者,他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为房产进行贷款重组(Refinance),说可以节省房贷。这是真的吗?怎么计算?”